【摘要】海卓科技的智能标志桩图像监测装置HIZ-SD-BZZ大显身手,高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对复杂场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低功耗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使得设备可以采用无源取电和无线传输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力和通信线路的保护能力。
2025-02-12【摘要】苏州市工业园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车坊500千伏变电站超规模扩建工程的第一阶段顺利收官。这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的扩建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园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强大的电力支持。
2025-02-11【摘要】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海卓科技推出了智能综合驱鸟器,该设备通过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电力设施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智能的驱鸟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驱鸟效果,还扩大了应用范围,适用于铁塔、电线杆、铁路沿线杆塔等多种场所。
2025-02-10【摘要】国网在运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共计5094台。其中,3034台室外轮式机器人已在国网所有27家省公司广泛应用,2060台室内轨道巡检机器人主要在国网北京、浙江电力等20多家省公司应用。
2025-02-08【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储一体机作为一种创新的“光+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太阳能发电和储能领域的重要设备。光储一体机将光伏控制器和双向变流器整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电能,还能通过储能系统存储多余的电能,以备不时之需,还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管理和调度,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2025-02-07【摘要】移动布控球是一款功能全面、便携方便的无线视频应急指挥一体化产品,是安装在室外环境下,用来监控整个场地的一种监控设备。智能布控球是专门用来监视整个场地的一种监控设备,具有强大的监控功能,集高清摄像、无线传输、智能识别、本地存储、定位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快速部署在需要监控的区域,实现远程监控和指挥。
2025-02-05【摘要】海卓科技研发了电缆护层环流在线监测装置,能够实时检测接地电缆的环流数据,并通过光纤、4G/GPRS或RJ45等多种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会显示电缆的具体位置,线路维护人员可以随时掌握电缆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设备隐患,降低事故损失。
2025-01-28【摘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4日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2025年底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将降至三分之一,2025年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
2025-01-24【摘要】2024年新疆外送电量超126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达到392亿千瓦时。
2025-01-23【摘要】110千伏兴南路变电站正式投运。该站是合肥电网第298座变电站,也是2025年全市投运的首座新建变电站,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供电能力,护航春节城市用电更平稳。兴南路变本期安装50兆伏安主变压器两台,一次性为周边提供10千伏出线24回。站点为全户内式设计,主设备采用GIS全封闭组合电器,具有维护量小、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
2025-01-22【摘要】海卓科技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采用分布式行波测量技术,提高故障定位精度和巡线效率,远程监控预警,适应复杂环境,经济效益显著,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25-01-21【摘要】1000千伏烟威、海阳辛安核电送出两项特高压工程相继获得核准,标志着这两项特高压工程圆满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山东特高压交流电网、服务胶东半岛清洁能源基地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2025-01-20【摘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生产体系。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动煤电转型发展,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加快节能改造,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合理规划建设调节性、支撑性煤电。大力推动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加大具有资源优势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力度。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2025-01-17【摘要】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50.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50.8%,同比增长11.5%;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11.1,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11.1%,同比增长17.1%。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及其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5-01-16【摘要】四川资阳供电公司调度员紧盯电脑屏幕上配网负荷画像系统数据策略推送,精准下达调度指令,10千伏孙环二线负载率由91%降为72%。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