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长度长、跨度大,一旦发生故障,运维难、定位难、识别难、处置难。那么如何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呢?广西海卓科技给出的答案是——“把整条线路切成若干段,让每一小段都会‘说话’”,这套“会说话”的系统,就是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HIZ-ST-DT。下面用一张图、两条线,把它的工作原理一次讲透。
把千里线路“缩”进一块屏:
1、终端布点:监测终端分布式安装在输电线路导线上,每20 km 左右布设一台“一体化传感终端”,自带自取电、自取温、自取像、自取波。
2、通信回传:4G/5G无线传输,加密传输,精准测量。
云端大脑:把每一台终端上传的电流、温度、振动、图像、行波信号,实时拼成一张“线路健康热力图”,软件具3、有自动故障识别、输出报警和数据文件存储功能。
两条线:故障“定位线”+故障“识别线”
1、故障瞬间产生的高频行波,以接近光速向两侧传播。
2、相邻两台终端捕获波形,利用“到达时间差×波速”即可把故障点锁定在±150 m 以内。
3、波形指纹:雷击、风偏、树障、污秽、外力破坏等 11 类典型故障,都有独一无二的电流-时间-频谱“指纹”,能辨识雷击故障与非雷击故障,雷击与非雷击故障辨识准确率>95%;
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把“千里巡线”变成“云端点线”,把“事后抢修”变成“事前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