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最新版的落地实施,叠加 “十四五” 智慧电网建设规划的加速推进,为电力安全智能化升级带来了政策与技术的双重东风。传统警示装置在预警及时性、防护全面性上的短板愈发明显,而全新的电力智能安全警示器顺势完成 “硬核蜕变”,以政策为导向、技术为支撑,正破解电力设施安全隐患,为城乡电网构筑起一道 “看得见、听得清、反应快” 的立体防护屏障。
眼下,多地电力部门纷纷启动 “防触电、防外破” 专项行动,将智能警示设备列为重点推广技术,配套出台补贴与强制安装政策,加速其在市场的落地应用。广西海卓科技研究设计的电力智能安全警示器 HIZ-ST-JSQ,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主要安装在输电线、供电台区等电力设备旁,为设备安全加上 “智能锁”。
这款智能安全警示牌 HIZ-ST-JSQ 在设计上颇具巧思。整体结构体积增大,目标更为明显,能让群众及早发现电力设施,从而及时预防,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核心构成丰富且实用,包含警示牌、太阳能电池板(10V/9.5W)、喇叭(4Ω/5W)、红外传感装置、RFID 智能巡检单元,以及集成控制电路和雷达传感器。从布局来看,装置外部安设太阳能电池板、雷达传感器和警示板,内部则安设控制电路、喇叭和锂电池组,通过控制电路精准控制声光报警的触发。
当行人进入感应距离内时,装置会立即发出清晰的语音提醒,时刻警示靠近人员注意安全;到了夜间,警示牌还会自动闪烁,在黑暗中形成醒目的提醒信号。这种 “动静结合”“昼夜兼顾” 的预警模式,让电力设施的安全防护更加主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