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电线路运维领域,"山高、林密、塔远"一直是悬在一线员工头上的三把刀。传统巡检靠纸质地图+对讲机,一旦进入无人区,"人在哪儿、是否安全、有没有遇到险情"全靠吼,信息回传滞后,事故响应更是被动。如今,海卓科技的一套巴掌大的北斗终端设备HIZ-NT-BZD,正悄悄改写这一"盲巡"历史。
北斗终端设备HIZ-NT-BZD,搭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把"定位精度<1米、位置秒级上报、短报文通信"三大功能装进一只300克的"小黑盒"。
1、定位:塔位、杆号、轨迹实时云端同步,后台大屏一眼看清巡线进度;
2、报平安:到达杆塔自动打卡,偏离预设安全通道立即弹窗告警;
3、发"短信":在没有公网的山谷,依旧可通过北斗短报文一键发送120汉字,寒潮、滑坡、树障现场情况直传指挥中心,为应急抢修抢出黄金30分钟。
4、待机23天:一次充电,足够覆盖整条500kV线路周期巡检;
5、连续工作≥8小时:从日出到日落,视频回传、轨迹记录、对讲抄收全程在线,晚上回到营地再补电即可,真正实现"白天巡线、晚上休息,设备不停"。
北斗终端设备不是简单的"多了一颗卫星信号",而是把"信号"变成了"看得见的生产力"。当定位精度提升到米级、当通信不再受公网限制、当待机时长以"周"为单位计算,电力巡检才真正迈入"智巡"时代——员工更安全、电网更可靠、管理更精益。下一步,随着北斗与5G、AI视觉的深度融合,"无人巡检+远程诊断"或将成为输电运维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