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印发《西北区域“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电源短期平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

2025-07-23

近日,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正式发布《西北区域“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电源短期平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旨在推动西北地区“沙戈荒”大基地直流配套电源的高效利用与跨区外送稳定运行。该规则明确了市场成员构成、交易机制及储能电量平衡机制,标志着西北区域新能源调峰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一、市场成员与参与方式明确划分

根据《规则》,配套电源短期平衡市场的成员涵盖经营主体、电网企业和市场运营机构。经营主体分为发电侧主体和新型经营主体两类:发电侧主体包括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直调的直流配套火电、风电、光伏、光热,其中火电与光热以机组为单位、风电与光伏以场站为单位、风光同场电站以调度控制单元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则为完成市场注册的直流配套独立储能电站(配套储能)。市场运营机构由区域及省级电力调度机构与电力交易机构共同组成。

二、储能“报量不报价”参与,优化市场调节

《规则》提出,配套储能以“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市场交易,与“报量报价”的新能源单元形成互补。市场以“偏差调整成本最小”为目标集中出清,采用统一边际价格机制。若储能集中出清后出现充、放电量不匹配情况,将通过配套火电配合平衡:

1. 充电不平衡处理:当“放电量>充电量×转换效率”时,充电不足电量在下备用最小时段按配套火电负荷率从低到高调用,称为“平衡充电电量”,按储能平衡充电价格结算;

2. 放电不平衡处理:当“放电量<充电量×转换效率”时,放电不足电量在上备用最小时段按负荷率从高到低调用,称为“平衡放电电量”,按储能平衡放电价格结算。

剩余买、卖电能力可参与省间交易,不平衡电量按同类原则处理。储能平衡价格依据上月市场出清均价与当月环比变动幅度计算,若无历史价格则参考中长期加权平均价。

三、机制创新助力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

西北区域“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短期市场作为专门调峰市场,将率先在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庆东直流)配套基地模拟试运行,逐步过渡至结算试运行及正式运行。此举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直流配套电源互济,保障跨区输电稳定性,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业内人士指出,该规则通过储能独立参与调峰、电量动态平衡机制等设计,不仅为西北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提供调节支撑,也为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配套短期市场的落地,预计将进一步降低区域弃风、弃光率,推动储能电站商业模式多元化,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四、政策背景与未来展望

当前,国家能源局正加速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今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弃风、弃光率同比大幅下降。配套短期市场与《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中“三北”地区百兆瓦级储能示范工程部署形成协同,共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体系。

然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提醒,各地辅助服务定价与交易机制仍待完善,储能企业需关注政策落实与回款周期。未来,随着规则细化与市场成熟,西北区域“沙戈荒”大基地有望成为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的标杆案例。


Copyright © 2024 广西海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403824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连畴路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