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预警装置:科学建模预判雷情 + 及时告警,阻故障蔓延护安全

2025-10-13

在没有雷电预警装置的时代,雷电天气对电力行业的危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几乎贯穿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全链条,同时还伴随人员安全风险与长期运维损耗。

首先,雷电的高电压(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伏)、大电流(可达数十万安培)会直接击穿设备绝缘层或烧毁核心部件,导致电力系统“关键节点”失效,且故障修复周期长、成本高。如高压输电线路,架空线路(占输电线路90%以上)绝缘子闪络(过电压导致绝缘失效放电)、导线烧断、杆塔雷击倒塌,导致输电“通道中断”,高压电无法输送至负荷中心,引发大范围停电(如城市、工业区)等。

1751251585059.jpg

没有预警装置时,电力系统对雷击故障的“响应滞后”,且缺乏提前的“隔离预案”,容易导致单一故障向整体系统蔓延。例如:某条110kV输电线路被雷击跳闸后,若继电保护装置(因感应雷损坏)未能及时切断故障线路,过电压会沿线路倒灌至变电站,导致变电站内220kV主变压器损坏;主变失效后,周边多个110kV变电站失去电源,最终引发“区域性电网崩溃”。

海卓科技的雷电预警装置HIZ-PF-LYJ旨在及时准确地监测雷电迹象,为人们提供预警信息,以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雷电预警装置是以地面静电场的物理测量理论和分析理论为基础进行研制,辅以科学的测量手段及高性能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实时跟踪分析被保护区域内的大气电场变化情况,依据前沿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后台软件算法准确地测算出雷暴临近时间、覆盖范围,并输出被保护区域内发生的雷击事件。最终结合后台配置的告警终端及时向被保护区域内发布预警及雷击事件信息,辅助辖区内的管理及工作人员启动应急预案,进而达到避免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坏以及降低社会影响及经济损失的目的。

image.png


Copyright © 2024 广西海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403824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连畴路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