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府工作报告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写入重点任务,“AI+电力”随之成为重塑能源格局的主赛道。5月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中国政企解决方案规划与集成验证部部长董伟嗣用一组案例展示了AI如何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确定性”。
预测革命: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风电、光伏占比攀升,波动性成电网安全最大变量。华为联手华电集团、玖天气象推出“AI大模型新能源功率预测”方案,15分钟级预测精度97.24%,4小时达91.72%,24小时内保持90%以上;风电场考核费用下降27%,光伏电站下降15%,直接降低运营成本。
调度升级:人工经验让位动态寻优
传统调度靠模型加经验,难以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市场化。华为支撑南方电网打造的“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实时监测全网状态,自主优化运行方式,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该成果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并入选“2024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配网进化:最后一公里全息感知
分布式电源和电动车大规模接入,让配网“不可观、不可测、不可控”成为常态。华为携手国网陕西及29家伙伴,三年实现台区1分钟抄表、故障AI秒级定位,群管群控难题迎刃而解。
董伟嗣强调,华为已构建超15万卡的大模型底座,并建立内部创新容错机制,以“允许试错”加速技术迭代。下一步,华为将继续联合行业伙伴,聚焦电力企业痛点,用AI把“不确定的新能源”变成“可信赖的新电力”。